囤积症是一种过度收集、购买以及无法丢弃物品的强迫性行为,严重者甚至可以引发抑郁和焦虑,英国约340万人患上此疾病。因为囤积的行为和小松鼠类似,所以一些老百姓还喜欢把这种病称为“松鼠症”。
几年前,美国精神病学会发布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在第五次修订版中,将囤积症单独列为一种精神障碍。近日,囤积症又被世卫组织定义为精神疾病。
市民小郑的婆婆王女士只要赶上超市搞促销或者商场打折都要购物,但是买回来后几乎都堆到屋里很少使用。更让小郑吃惊的是,有一次,她偶然打开家里一个抽屉,里面塞满了各种物品的标签。
她委婉地建议婆婆,把用不着的东西清理下,却遭到了坚决反对。后来,小郑和老公商量,找到了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副院长胡雄。
热爱囤积的她被诊断为囤积症
小郑告诉胡雄,王女士平时也不买很贵重的东西,多在打折季或者促销购物,而家里旧东西也不舍得扔掉。开始,她只喜欢收集一些有纪念意义的东西,如电影票、火车票等,后来就发展到收集所有的票据、标签。45 岁以后,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
经过详细了解,胡雄诊断王女士属于囤积症,需要接受治疗、干预。
存在认识误区,就诊率很低
“从门诊上看,此病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中偏多,但是就诊率很低。”胡雄说,他接诊过不少例子,但是能像王女士这样愿意当面找心理医生聊的并不多见,大多数囤积障碍的患者并不认为自己有问题,因此不会主动看病。
这种情况下,即使家人强烈建议其看心理医生,但由于当事人依从性不高,很容易放弃治疗,效果也就不理想。
“对于囤积障碍患者来说,最主要的治疗是心理治疗,通过心理治疗逐步改变当事人的认知。如果个别严重的患者伴有焦虑或抑郁,还需要用一点药物辅助。”胡雄说。
被定义为精神疾病,有利于该病的治疗
在多年前,囤积行为被认为是强迫症的一种症状,因此也曾被称为“囤积强迫症”。但最新的研究发现,在囤积者对他们的杂物做出扔或留的决定时,大脑活动情况与强迫症患者或正常人完全不同。
据国外调查,成人的囤积症发病率为1%~3%,就诊率却很低。胡雄认为,将囤积障碍单独列出来是对此病的重视,同时也更有利于该病的治疗。
与过度节俭、购物狂不同
一提起囤积障碍,很多年轻人会想起家里的老人。“因为从小生活习惯的问题,很多50岁以上的人会多少有囤积障碍的症状,但是还不能诊断为囤积症。”胡雄说,很多老人囤积只是出于节俭的习惯。
对此,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医学科主任医师李幼辉表示认同。“部分老人不爱扔东西是出于节俭,他们一般不会乱买东西;而囤积障碍除了不爱扔东西外,还很热衷买可能根本用不上的东西。”李幼辉说,除此以外,“购物狂”的部分表现也和囤积障碍患者有类似之处,但这两者也不一样。
李幼辉强调,一个囤积障碍者,不仅热衷于购买、收藏、囤积一切有价值的东西,甚至对无价值的东西也要囤积起来,诸如垃圾、不穿的衣物、旧报纸、废旧物品,都可能成为被囤积对象;如果你要他们放弃自己的囤积物,他们将会难以取舍、异常痛苦。(来自大河网,文章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