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这次编写《小儿推拿学》最后临时增补的一个病种,也是我们在临床经常遇到,并取得了很好疗效的病种。如果小儿时期不能很好调治,可能会遗留至成人。为了你的小儿未来拥有皮肤的健康,学一学这些简单的传统方法吧!坚持运用,定会有效。
谢谢!
成都中医药大学 廖品东教授
小儿荨麻疹
【概述】
荨麻疹表现为某处皮肤清晰可见的红色或苍白色团块;具有此起彼伏,此消彼长、发无定处,瘙痒难忍,消退后不留痕迹等特征;可伴有发烧、腹痛、腹泻或其他全身症状。目前多倾向认为其为变态(过敏)反应性疾病。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小儿初发,如能及时治疗,多能痊愈;但若失治误治则可转成慢性,反复发作,延至成人。
荨麻疹属于中医学“瘾疹”、“风丹”、“风疹块”等范畴。《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就有“瘾疹”病名,《金医要略》谓“风气相搏,风强则为瘾疹。”隋《诸病源候论》分瘾疹为赤、白两种,并指出:“夫人阳气外虚则多汗、汗出当风,风气搏于肌肉与热气并则生A。状如麻豆,甚则渐大,搔之成疮。”清《疡医大全·斑疹门》提出了“疏风、清热、托疹”之治疗大法。
【病因病机】
本病外因为自然界及体内客观存在着许多容易致敏的物质,如皮毛、花粉、芒果、鱼虾、蚕蛹、动物奶类,昆虫叮咬、西药、中药,自身代谢产物和寄生虫或微生物及其分解产物等等。这些物质属中医“发物”、“风邪”或“湿毒”。它们侵袭人体,有可能导致肺卫失宣,皮腠闭郁,气滞血瘀,湿热薰蒸等病理过程;如热毒深入血分,燥动营血,发于体表则为红色或白色丘疹,丘疹透发之后,营血暂安,故来去迅速。但热不除,毒内蕴,每因诱因而反复发作。
致病因子随时存在,难以避免。而是否发病却主要取决于患儿体质。如体质不偏,耐受力强,适应性强,则尽管接触异物,感受风邪和湿热,小儿却不病。但若小儿禀赋不耐,特别是过敏体质患儿,则容易受其影响而致病。
【诊断】
(一) 诊断要点
1.突然出现风团,大小不等,形态各异,境界清楚。
2.发无定处,无定时,时隐时现,消退后不留痕迹。
3.剧烈搔痒,或有烧灼伤、刺痛感。
4.部分病例可有腹痛腹泻,或气促胸闷,呼吸困难,甚则窒息。
5. 皮肤划痕试验阳性。
6. 实验室检查: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升高。
(二)【鉴别诊断】
1.痱子 多发于夏季炎热时节,以腋下、颈部、腹部、背部较多,为细小红点状,可融合成片,部位固定,天凉而消。
2.婴儿湿疹 多发于3岁前小儿,从面部开始,逐渐漫延,疹子可融合,但部位固定,分泌物多,一时难以消散。
【治疗】
(一)治法
扶正祛邪为其基本治疗原则。
扶正,调节体质为荨麻疹的治本之策。小儿推拿有优势。
祛邪应分清邪气性质,分别采用祛风、除湿、清热等治法。
由于本病邪气干于血分,热毒内蕴,故凉血散血和清热解毒为其治疗的重要思路。
(二)基本方
头面四大手法(开天门24次,推坎宫64次,揉或运太阳1~3分钟,3揉1掐耳背高骨约50遍)
横擦膈俞(膈俞位于第8胸椎棘突旁开1.5寸,左右各一。以两拇指指腹置于两膈俞穴,3揉1振,1~3分钟;后以小鱼际纵向擦之令热)
清天河水(1~3钟)
推上三关(3~5分钟)
拿百虫与推箕门(两手虎口分别正对两髌骨,两拇指置于血海穴,其余四指在外侧,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拿捏起局部皮肤和肌肉,3轻1重,操作1~2分钟;继以双手沾凉水拍大腿内侧,从下至上5~8遍;最后从下至上推至局部潮红)
方解 头面四大手法既能疏风解表透疹,又能调全身气血和阴阳。清天河水清热透疹,配合箕门则功效更著。推上三关为增强体质,温补气血,升提阳气而设,为古人治瘾疹之经验效穴。横擦膈俞和拿百虫有养血活血、透疹止痒之效。全方清热解毒,凉血散血,调阴阳,强体质,为各种荨麻疹的基本治疗方案。
(三)辨证论治
1.风寒型
证候:风团色白,遇寒加重,得暖则减,恶寒肢冷,口不渴,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止痒。
处方:基本方重点操作头面四大手法。加掐揉二扇门(1~3分钟,发汗解表,透疹散邪),拿风池(先点揉,拿风池1~3分钟,祛风发散要穴,止痒有效),拿肩井(3轻1重,1~2分钟,升提气机以助发汗解表透疹)。
2.风热型
证候:风团鲜红,灼热剧痒,遇热加重,得冷则减;伴发热恶寒;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止痒。
处方:基本方重点清天河水和推箕门。加清肺经(1~3分钟,宣肺透疹),掐十宣(3~5遍,清热泻火,凉血止痒),清天柱骨(先沾冷水,从上至下轻拍5~8遍,后推至局部潮红,清热透疹),点曲池(3揉1点,1~3分钟,清热疏风透疹)。
3.湿热毒型
证候:风团大而色红,瘙痒剧烈,每因饮食不洁而发,多伴脘腹疼痛,恶心呕吐,口干口苦,大便秘结或泄泻,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疏风解表,通腑泄热。
处方:基本方重点横擦膈俞。加清脾经、清大肠、退六腑(各1~3分钟,清热通腑化湿,利于疹子消退),掐揉一窝风(揉3掐1,1~3分钟,缓急止痛,活络透疹),捏挤板门(10次,清热化积,除腐浊,消疹子)。
4.气血虚弱型
证候:反复发作,迁延日久,劳累时加重,神疲乏力,食欲不振,面色苍白,形体消瘦,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补益气血,疏风止痒。
处方:基本方重点推上三关,擦膈俞。加补脾经、补肾经(各1~3分钟,补先后天以滋化源),运水入土与运土入水(调节先后天,益气血),振关元(30~40秒,温助元阳,托毒外出),捏脊(3~20遍,补益脾胃,升提气机,托邪外出)。
5.阴虚血燥型
证候:反复发生风团块,皮肤灼热干痒,头皮痒,眼干涩而痒,咽喉痒,入夜尤甚,伴咳嗽,潮热、盗汗,颧红,口渴喜饮,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凉血透疹
处方:基本方重点推箕门、拿百虫、改用打马过天河。加冷水拍前臂掌侧正中肺经循行部位(潮红为度,金水相生,凉血透疹),推脊柱(患儿俯卧,医生居于头前,以两掌沾凉水或油脂从上至下推脊柱两侧,潮红为度,清热凉血,透疹有效)。
(四)对症治疗
搔痒甚加捣小天心(令局部麻木,疏通经络,止痒透疹);冷性荨麻疹加横擦八髎(令热,温经助阳,祛寒透疹),揉一窝风(为温、能散,逐寒外出透疹);热性荨麻疹加拿列缺(5~10遍,清热透邪外出),打马过天河(令局部潮红,清热凉血透疹);慢性荨麻疹加推上三关(5~10分钟,托毒外出),点揉足三里(3~5分钟,强健体魄,托毒外出);脘腹胀满或疼痛加振中脘(约1分钟,治胀之要穴,可引气下行消胀),抱肚法(3~10遍,消胀化积),推板门(1~3分钟,调和胃肠);情志不舒而引起加按弦搓摩(5~8遍,疏肝理气);喉头水肿,胸闷气促加双点缺盆(5~10次)
【注意事项】
1.禁用或禁食某些易于致敏之物,如鱼虾、葱、香菜、蚕蛹、芒果等。中西药处方时应先询问药物过敏史,尽量不用易致过敏之药,如蜈蚣、僵蚕、蝉退等。避免接触致敏物品,如油漆、污水等;注意防治某些肠道寄生虫病。
2.注意气温变化,调摄寒温。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3.可在医生指导下试用脱敏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