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是一种以小儿髋部突然疼痛,跛行,甚至不能行走为特征的病症。由于小儿不能准确叙述病情,临床医生很难确定其为外伤,还是体内因素所致。外伤也不能确定损伤姿式、时间和具体部位。有认为髋关节滑囊炎,或滑膜炎,有认为髋关节半脱位,有认为扭伤,有认为髋关节炎。本教材将其统一命名为小儿髋关节疼痛综合征。
该综合征多见于3-6岁男孩。单髋多见,双髋同时发病罕有。
小儿髋关节有不同于成人的特征。一旦外伤,成人易骨折,小儿多为本综合征。
【解剖生理特点】
人类髋关节髋臼深,股骨头圆滑,髋臼全包股骨头。髋关节周围关节囊、韧带和肌肉发达。关节囊较坚固,前后有韧带加强。其中,髂股韧带位于髋关节前方,伸髋及外旋时紧张,限制髋关节过度后伸。圆韧带起于髋臼切迹及横韧带,止于股骨头凹,覆以滑膜,提供血供。丰厚的臀肌位于髋后部,外侧为阔筋膜张肌,前为股四头肌,内侧有内收肌群,它们对维持髋关节稳定性有重要意义。髋关节主要受坐骨神经和闭孔神经前支支配。后者发出感觉支分布于膝,这是该病常伴有膝部疼痛的原因。
小儿髋关节发育不成熟。臼浅,股骨头发育不全,头颈比例较小,骨骺未闭合,关节囊松弛,周围韧带欠稳固,肌肉不发达,但小儿股骨柔韧性较好。故小儿髋关节活动度比成人大。
【病因病机】
该综合征原因未明。认为外伤居多。如摔跤或高处坠下使髋关节过度外展,或内收,或屈曲。股骨头部分将从髋关节内拉出。由于关节腔内负压吸附使松弛的关节囊的滑膜嵌顿于关节间隙,阻碍股骨头复位,而引起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
【诊断】
1.一侧髋部突然疼痛,患肢跛行,害怕触地。部分小儿有受伤史。
2.患侧腹股沟下方或大转子处可触及压痛点,或肿胀。大转子处叩击痛明显。
3.患肢呈假性增长。髋关节屈伸可正常,但其它方向常引出疼痛。
4.X线示髋关节结构无异常,无骨质破坏。骨盆可向患侧倾斜。血象大多正常。
【治疗】
一、治法:整复错位
二、操作:
1.体位:患儿仰卧位,医者立于患侧。
2.手姿:一手握患肢踝部,一手虎口按压于腹股沟。
3.操作:握踝之手屈伸与左右摇晃患髋数次;两手反方向牵拉下肢数秒;在保持牵拉情况下,缓缓屈膝屈髋,逐渐达到极限(膝近胸,跟近臀);原握踝之手上移,整个前臂下压于患儿小腿,另一手从腹股沟离开,以拇指指腹顶于坐骨结节。两手同时(下压小腿与向上推顶坐骨结节)瞬间用力;后缓缓伸直下肢。
4.成功标志:患肢疼痛减轻,功能障碍有所恢复,两下肢等长。
5.术后处理:轻轻按揉腹股沟约1分钟,持续拔伸下肢约1分钟,并在拔伸基础上左右旋转下肢数次,牵抖下肢数次。
【注意事项】
一、手法宜轻柔,忌蛮力。手法复位后,症状有改善,但症状不一定立即消失。复位后应卧床休息3~5天,避免跑跳、上下楼等,也不宜久坐。
二、X片对本病无诊断价值,但可排除骨折、错位与其它相关疾病。
作者:
廖品东
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四川省推拿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全国高等中医药教育教材《小儿推拿学》主编
从医近30年,致力于推广和发展小儿推拿事业,多次接受电视台采访,参加小儿推拿专题片的录制,还应邀到新加坡、韩国等地主讲小儿推拿学。他圆润柔和的推拿手法和反复思考总结的推拿处方,不但得到家长认可,而且在业界备受肯定、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