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们治疗小儿腹泻和小儿便秘采用同样手法。即龟尾、七节、摩腹、揉脐。再加上大肠穴。
有人觉得奇怪。因为在传统中医中,腹泻与便秘是两个独立的疾病,而且是截然相反的两种疾病。便秘表现为大便次数比正常少,大便质地非常硬,排出困难。腹泻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便质稀溏或成水样。治疗上,便秘的首要任务是通大便。腹泻则需要止泻。治疗完全是对立的,所以,很多学员对我们的处方都不理解,但他们又不得不在疗效面前承认我们的做法。
为什么会用同样的处方呢?
这是因为腹泻和便秘都是大便质量的问题。
而大便的产生和调节主要在肠道,包括大肠和小肠。
目前的《中医学基础》、《中医内科学》和《中医儿科学》都将这两个病主要归因于脾和胃。这其实是不全面的。
虽然中医的脾包括了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等脏腑。但其实这些脏腑之间在功能上肯定是有区别的。如脾主要是产生气血,胃是受纳,三焦是水道,膀胱在于约束和排出小便。而中医认为小肠的功能是泌别清浊,这是形成大便和小便的重要环节。而大肠的传导,这是大便成型和排泻规律的重要保证。因此,只有在小肠和大肠功能正常的前提下,排便次数才有规律,大便质量也才正常如香蕉样。
其实,现代《中医学基础》、《中医内科学》和《中医儿科学》等书都是后人整理与总结传统中医的结果。在总结过程中,一些编者就想当然的创造一些名词(如“疏泻”“肃降”)和观点来阐述中医基本理论。结果让传统中医理论变味了!
例如明清时期几乎全部小儿推拿著作都认定泄泻是大肠病变,如“大肠有病泄泻多,即在大肠久搓摩”“止泻痢、大肠穴、往来忙”。而将大便秘结归因于腑气不通。
既然便秘和腹泻都是肠道病变,当然就可以异病同治了。即只要调整好了肠道,只有小肠能正常泌别清浊,大肠能正常传导和成型大便,就不会腹泻,也不会便秘了。
我们正是基于这一观点组方进行治疗。
处方中的大肠经长于调节大肠功能。一般腹泻用上推补法,或来回推的平补平泻法(因为腹泻,欲减少大便次数最好来回推),而伤食泻、湿热泻(特别是大便中有脓血,有粘液,大便检查有白细胞,或吞噬细胞,或脓球的感染性腹泻,或痢疾)则先用向下推的泻法,待大便颜色变清,疼痛消失,肛门不再红赤时改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大便秘结则无一例外地全部清大肠。
“龟尾七节,摩腹揉脐”是明清时期广泛流行于民间的谚语。什么是谚语?就是大家都认可,大家公认!大家啊,一定不会看走眼的!!!
其中,龟尾是全身所有穴位中距肛门最近的一个穴位,你试试自己点揉一下,肛门括约肌立即收缩。借助其收缩,又放松,就可将直肠中的大便挤压出来。所以,其对便秘肯定有效。而其收缩的最终结果是使大肠得到约束,结果使腹泻患儿的大便次数减少,而能用于腹泻。长期操作对帮助小孩形成正常的、一日一行的大便节律至关重要。要高度重视!
七节骨是从第四腰椎到尾骨尖的一条直线。其内部区域为脊髓骶尾段所在,为马尾神经传导路径。大家只要去看看解剖书就会明白,它们支配的区域主要是直肠、肛门和膀胱。临床将七节骨局部操作至发红发热。发红,血循加快,代谢增强;发热,深透入里就能温煦,从而起到对马尾神经的良性调节作用。所以,我们现在的操作标准就是局部发红和发热。如果结合一下方向更好。即大便秘结和伤食、感染性腹泻向下推(揉、叩、擦)。一般腹泻则上推。
摩腹是以肚脐为圆心,以肚脐到剑突下距离的2/3为半径所作的圆。其走行方向刚好与大肠解剖位置相关。所以用手掌摩揉,肯定对大肠有很好的良性调节作用。我们操作时,多用揉法,力度比较强,在患儿最大忍受范围之内。理论上,古人认为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泻,但现代有人认为顺时针为泻,逆时针为补(喻大方主编《推拿学》)。我赞成古代方法。于是,一般腹泻顺时针摩腹,便秘、伤食泻和感染性腹泻用逆时针摩腹。顺便说一下。我承担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科研课题“不同方向摩腹对胃肠动力学影响的比较研究”证实顺时针与逆时针不同方向操作之间对胃肠动力学的影响所产生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即方向补泻不存在。
肚脐的操作比较中性。我们细分为几种方法。其中轻手法摩脐、点脐、揉脐和振脐偏于补,偏于调,多用于腹泻和大便久不解。而抓拿脐,用力点按与振颤则多用于便秘。
上述方法我们屡用屡效。
而且这种思维方法也使小儿推拿治疗腹泻和便秘更加简单化了。
作者 廖品东
原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66bb12970102uxf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