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
一位观众(王阿姨)来信说,她一感冒就有持续性的左侧头疼,有时头疼还往中央扩散,这个问题困扰我好几年了。从早疼到晚,吃不下睡不好,十分痛苦,希望能帮我找到原因。像王阿姨这样的情况,在门诊中很常见,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跟她的家中的棉签、发卡和牙签又有什么关系?
在“王阿姨的大脑”里发现了很多细菌、病毒,李主任说这就是导致王阿姨持续头疼不缓解的原因——颅内细菌感染。王阿姨这样的病人非常常见,医学上称之为脑膜炎。王阿姨是因为感冒后鼻子有细菌,通过咽鼓管进入耳朵引发中耳炎,中耳炎反复发作,使骨骼受损,失去保护作用,细菌直接入侵大脑。
这种疾病不仅老人会有,儿童也常有。李主任前几周的门诊中遇到一个十几岁的小男孩,脑膜炎在两三年内反复发作12次,头疼、恶心、呕吐、高热寒战、败血症等一系列的并发症,小男孩的内耳毛细胞脱落,听力完全丧失了,只能依靠人工耳蜗。
内耳毛细胞是内耳的感受器,每个人有两三万根毛细胞,一旦损伤不能恢复。
用硬物掏耳朵的危害
掏耳朵是生活中常见的行为习惯,很多人都会用棉棒、发卡、牙签等掏耳朵,但是专家告诉我们,不正确的掏耳朵会引起中耳炎。
耵聍(耳屎)附着在耳朵里相当于一层卫士,阻挡小飞虫、灰尘等进入耳朵里,不正确的掏耳朵会破坏耵聍这层保护膜。用硬物掏耳朵有以下危害:
反复掏耳朵会去掉耵聍,但本来该有的第一道屏障就没了。
硬物掏耳朵会损伤皮肤,把毛囊损伤以后出现增生,引起外耳道炎。
棉棒可能本身就不干净,带着细菌、真菌等,掏耳朵以后还会种植在耳道上,导致真菌性外耳道炎,就更痒了。
掏耳朵太暴力很容易把分泌物推到更里面,再用力的时候可能不仅把皮肤毛囊损伤,还可能把鼓膜损伤,人为造成穿孔,细菌通过穿孔进入中耳腔,中耳腔感染后可能损伤耳蜗,听力下降。
日积月累这种不良的习惯对耳朵器官是很有杀伤力的。但是如果耳朵里的耵聍(耳屎)很多,堵住了耳道,出现耵聍栓塞,需要把耵聍掏出来。不知道如何掏耳朵,可以咨询一下耳科医生正确的掏耳朵方法。
细菌感染引发大麻烦
大脑和七窍是相通的,细菌、病毒可以从耳朵、鼻子等通路进入脑子,破坏骨头,到达大脑。如果耳朵的细菌没有及时控制住,就会突破板障,进入大脑引起发炎;鼻子里有细菌,沿着咽鼓管进入中耳,再通过骨缝蔓延到大脑,出现脑膜炎;细菌还有可能通过全身的血液循环进入大脑引起脑膜炎。
中耳炎这种病一定要引起重视!比如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迅速发展可引起乳突炎,一步一步入侵我们的前庭、内耳、大脑,引起听力下降、眩晕、面瘫、脑膜炎、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脓肿等,这些并发症很多都是致命的!如果急性中耳炎不愈合变成慢性中耳炎,会导致中耳结构逐渐被炎症破坏,造成永久的听力损失和耳鸣,甚至全聋。
【专家提醒】细菌反复感染会腐蚀骨骼,失去保护作用,很容易进入脑子,出现各种并发症后会危及生命。
中耳炎症状
耳朵好像罩在了罐子里,听不清楚,有闷胀感,疼痛、耳鸣、听力下降,也可以有鼓膜穿孔流脓,头晕,面瘫。
中耳炎的诱因
一种是由内出现的问题,比如鼻窦炎等,一种是掏耳朵以后把鼓膜损伤后,由外进入细菌出现的问题。
上图6种都可能是诱因,腺样体肥大多见于小孩,慢性扁桃体炎多见于青少年,感冒、过敏、慢性鼻窦炎引起的中耳炎更普遍也更严重。
中耳炎的治疗方法
1
早期中耳炎
早期由感冒引起的中耳炎,保证咽鼓管开放,用喷鼻子的药水喷一喷,耳内的液体、分泌物顺着鼻腔排出来;
早期出现耳道疼痛,可以用点耳朵的药水,一般使用苯酚滴耳液,来减轻耳道的水肿。
2
中期中耳炎
鼓膜当中有穿孔,可以向里面点一些抗生素的药水,再用上喷鼻子的药,促进纤毛摆动的药,这个阶段还是限于药物治疗。
3
相对晚期中耳炎
中耳炎穿孔迁延不愈,骨头出现了骨髓炎一样的改变,甚至有一些胆脂瘤样的改变,就需要做外科手术,清理耳内的病灶,修补穿孔的耳膜,让耳朵恢复健康。
4
引起脑膜炎后治疗
单纯引起的脑膜炎可以通过药物控制,一旦药物控制不好,出现脑脓肿、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等颅内的并发症,就需要涉及到开颅,和脑外科的医生共同做手术,清理干净耳朵和脑子里的脓。
5
中耳炎导致听力丧失的治疗
有些儿童有十分严重的中耳炎导致听力丧失,需要植入人工耳蜗来感知外界的声音。
【专家提醒】治疗中耳炎,不同的情况选取不同的方法,有了中耳炎一定要早治和规范治疗,不要拖着不去就诊,以免迁延不愈影响听力,给生活带来麻烦和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