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健康报微信传播矩阵-健康报医生频道(jiankangbaoyoung)
猝死前两周就有表现?教您识别先兆,抓住能救命的“白金十分钟”一文发布后,很多人认识到猝死的危险性。如果家里有人发生猝死怎么办,如何处理呢?
为何要进行心肺复苏
随着现场急救技术的普及,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猝死现场急救的重要性,但怎样进行现场急救,这是大家关心的问题。其实,给病人实施及时、有效的徒手心肺复苏(CPR)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人体对氧气的需求是很高的,尤其是娇嫩的脑组织。在心跳呼吸骤停发生后,大脑细胞对于缺血缺氧的耐受时间只有4~6分钟,一旦超过这个时间,就会导致不可逆的损害。
换句话说,如果在4分钟之内得不到有效的救治,病人将很可能发生死亡。但要在4分钟内得到专业人员的救护,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家里的目击者进行施救,等候专业人员的到来,为专业人员的抢救创造条件。如果能够在1分钟内施救,成功率将会大幅度增加。
心肺复苏前的准备
1
判断意识
当发现家人出现异常情况时,首先应该确认病人的意识是否存在,方法是施救者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在病人的双耳边大声呼喊问:“喂!你怎么了?”如果没有反应,就可判定为意识丧失。请注意这里是“轻”拍“重”喊,而且需要在双侧耳边分别呼喊,其目的是防止病人可能为单侧耳聋,无法听到呼喊而造成误判。
2
呼救
一旦判断病人的意识丧失,就要“120”急救电话寻求帮助,为了让施救不停顿,施救者可以让其他家庭成员拨打120。但如果家里除了病人外,只有一个人怎么办?可以打开手机或者电话的免提,拨打电话后,边呼救,边施救,绝不可打完电话再施救。如果家里安装有应急反应系统,则应按响,等待他人的帮助。
如果家庭里没有电话,或者无法找到手机,也没有应急反应系统怎么办?那么,只有打开房门,先施救,同时呼唤,等候有人经过的时候帮忙拨打电话,尽管这是一个非常极端的场景,但我们必须考虑到。
在接通120电话后,应该简短地说明病人情况,准确告知自己家的地址,以方便救护人员尽快赶到。
3
放置体位
要去枕平卧。如果是木板床,可以就地进行施救;如果是软床,应将病人安置在平硬的地面上,或在病人的背后垫一块硬板,尽量减少搬动病人。
4
开放气道
施救者一只手下压病人的前额,另一只手轻抬病人的下巴,这样可以打开气道,维持病人的呼吸道通畅。同时,要清除病人口中的分泌物,取出假牙。
5
判断呼吸
一侧的耳部贴近病人的口鼻,面部朝向病人的胸部,通过耳听、眼看、面部感觉来判断病人是否存在呼吸。
6
判断心跳
用手指轻轻抵住病人颈部中间的喉结处,向外侧往下移动两厘米左右,感觉是否有脉搏的跳动。
若没有呼吸或脉搏,就需要立即做心肺复苏了。施救前,应该松解衣领、文胸和裤带。
心肺复苏怎么做
1
施救者的位置
跪在(或者站立)在病人身体的一侧。
2
胸外按压的部位
按压点位于患者胸骨下端和两侧乳头连线相交处或剑突上两横指处。
3
按压方法
施救者一手的掌根部紧放在按压部位,另一手掌放在此手背上,两手平行重叠且手指交叉互握抬起,使手指脱离胸壁。抢救者双臂应绷直,双肩中点垂直于按压部位,利用上半身体重和肩、臂部肌肉力量垂直向下按压,使胸骨下陷5~6cm(儿童5cm,婴幼儿4cm)。
4
人工呼吸
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位置下进行,用按于前额之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病人的鼻翼下端,施救者深吸一口气后,张开口贴紧病人的嘴,把病人的口部完全包住;深而快地向病人的口内用力吹气,直至病人胸廓向上抬起为止。
一次吹气完毕后,立即与病人口部脱离,轻轻抬起头部,面向病人胸部,吸入新鲜空气,以便作下一次人工呼吸。同时使病人的口张开,捏鼻的手也应放松,以便病人从鼻孔通气,观察病人胸廓向下恢复,并有气流从病人的口腔内排出。
按压和人工呼吸的别为30:2,即每行胸外按压30次,就需要行口对口呼吸2次,然后重新定位,再作胸外按压,如此反复进行。 一直做到病人的呼吸和脉搏恢复,或等待专业医护人员到达后,方可停止。
注
意
事
项
1.确定病人确实已经失去了意识,才可实施心肺复苏。
2.为了防止传染疾病,施救人员在做人工呼吸之前,可用纸巾盖在病人的嘴上;如果实在不愿意做口对口的人工呼吸,也可以不做口对口人工呼吸,只做胸外按压。
判断心肺复苏效果
1.按压时能扪及大动脉搏动。
2.面色、口唇、指床及皮肤色泽转红。
3.扩大的瞳孔再度缩小。
4.出现自主呼吸。
5.神志逐渐恢复,眼球活动,睫毛反射出现,手脚抽动,肌张力增加。
心肺复苏的几点思考
1
加强心肺复苏的普及
我国的院外心肺复苏成功率不到1%,这是因为心肺复苏在普通民众中的知识普及率较低。在猝死发生后,人们不知道,甚至不敢出手进行施救,只是一味地呼救或转运,丧失了抢救的最佳时间。
而美国拉斯维加斯的猝死抢救成功率达到74%,这与他们全民普及心肺复苏有关,在国外,警察、教师等公职人员都要求掌握心肺复苏的知识。因此,提高我国心肺复苏的抢救成功率的关键是全民普及心肺复苏知识,只有大众掌握了这项技能,才能在关键的时候,用得上。
2
鼓励非专业人士实施心肺复苏
必须鼓励非专业人士敢于出手,勇于施救。应该说,完全没有接触过心肺复苏的人,要完成心肺复苏是困难的,这就要求我们掌握基本的心肺复苏的要领,只有掌握的基本的要领,才敢于用在病人的身上,因此,全民普及心肺复苏的操作要领非常重要。
3
对心肺复苏应采取宽容态度
前一段时间,一位大学生在车站为意识丧失的老人做心肺复苏的视频在网上热传,尽管老人救治成功了,但因为动作不规范仍然引发了争议。
救人引发官司让人难以接受。2017年,一位医生为一名昏倒在自家药店内的女子做心肺复苏时,压断了对方的12根肋骨,虽然救了对方生命,却遭遇对方起诉。
心肺复苏是一项非常专业的操作,就是专业人员也难以做到100%。因此,我们对于心肺复苏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只要敢于出手,无论规范与否,都不应该给予指责,而应该给予宽容和肯定。否则,将不会有人出手抢救了。只要敢于出手,都应该点赞。
至于心肺复苏产生的骨折,是这项操作的并发症,有时是无法避免的,而且心肺复苏产生肋骨骨折、肝脾破裂等问题是可以通过手术加以治疗的。如果不行胸外按压,则病人就可能死亡,如果对这些并发症不能免责,好人将不再存在。
因此,我们认为,无论是公众还是媒体,甚至法律,都应该对心肺复苏采取宽容态度,不应求全责备,这样才有利于心肺复苏的开展,才可能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时间就是生命!猝死发生后,留给生命的时间只有4分钟,我们如何利用这宝贵的4分钟,来挽回亲人的生命?答案只有一个:学习心肺复苏的基本技能,勇于出手相救。
(文/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第二职工医院安宁疗护主任医师 纪光伟;图/网络)
编辑制作:王宁
喜欢你就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