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源于1906 年,由首先发现此种病症的德国神经科医师名字命名。在中国,更为公众熟知的称呼是“老年痴呆症”。
研究显示,2%~10%的痴呆患者年龄小于65岁;65岁后,每隔5年,患病率增加1倍;85岁以上的老人患病率高达48%。
“老年痴呆症”的发生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由于“老年痴呆症”患者缺乏控制能力、识别能力以及语言能力,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健忘、不安、幻觉、徘徊等。早期患者大多有抑郁,晚期患者则经常并发感染。在家照顾的患者有近一半人引发功能性紊乱及其他相关疾病。
“老年痴呆症”真正的发病原因现在还不清楚。但研究显示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年龄老化、基因遗传因素、脑外伤、病毒感染、铝污染、吸烟等。
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的十大早期征兆
征兆一:记忆力下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这种情况最为常见,表现为老年人非常容易忘记最近发生的事情,而且事后很难再回想起来;记不住新认识的人;忘记和老朋友约好的事情;重复问问题,但是记不住答案;过去的事需要家人帮忙提醒等。疾病早期,老年人对过去的事情和经历记忆较为清晰,如达到过去的事情也记不住的情况,表明病情较为严重。
征兆二:无法完成先前熟悉的工作。过去能轻松熟练完成的事情,现在做得不如以前好,如做家务活不像以前那样认真、细致。
征兆三:语言表达有困难。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语言下降表现为语言丰富性减退,如过去可以用很多形象的词语形容心情和场景,但如今说得都很简单,不如以前精彩生动。病情较重时甚至无法叫出常用物品的名称。
征兆四:时间和地点定向力障碍。阿尔茨海默病最早期的表现是记不住时间,后面逐渐记不清月份、年份,再往后发展就会记不住地址,不知道自己家在哪里。
征兆五:判断力下降。如重复买一些东西,不能判断这些东西是有用还是没用。
征兆六:抽象思维障碍。解决问题能力下降,推理困难,复杂关系理解困难。
征兆七:将东西放错地方。对别人不信任,猜疑心特别重。
征兆八:情绪或行为改变。如抑郁、焦虑,情绪不稳,易激怒、发脾气,幻觉、妄想等。
征兆九:性格改变。与以前相比判若两人,以自我为中心。
征兆十:主动性丧失。无所事事,社交活动减少,做事被动,缺乏主动性。
资料表明,“老年痴呆症”在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血管病、癌症和脑卒中的第四大杀手。老年痴呆因其目前尚不能治愈,通常被人们所忽视。然而接受治疗如同踩着刹车下坡一样,尽管不能阻止最终结局,但可以延缓病情恶化速度,延长患者获益时间。如不治疗,可能出现较快的认知障碍和行为异常,损害日常生活能力。
日前,世界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的一项国际研究成果显示,如果在生活中控制好九大因素,即确保良好的儿童教育,避免高血压、肥胖和吸烟,控制糖尿病,避免抑郁和年龄相关的听力损失,坚持运动,老年阶段保持社交活动,就可将罹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降低35%。
在痴呆患者的护理和康复训练方面,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方式
轻、中度患者早期可开展肌肉松弛、认知刺激学习等训练,有助于改善和维持患者认知功能。对于中度患者,其记忆力丧失、语言困难、日常生活能力减退加重,且精神行为改变突出,生活护理应尽可能提供舒适环境,保证患者安全为第一位,重视与患者的感情交流。重度阶段,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因长期卧床、大小便失禁容易引起许多并发症,而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故晚期护理应保证营养,预防压疮,防止关节畸形和肌肉萎缩等。
作者简介
牛丽杰,北京小汤山医院综合科门诊住院医师。出诊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下午:13:30~16:00。出诊地点:北京小汤山医院门诊一楼东侧综合科诊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