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约翰·蒙尼曾做过一个试验。
他将几十只小猴子分为两组,一组可以在笼内追逐嬉戏,而另一组全部被单独隔离开,每只小猴子关在不同的笼子里,不允许有跟同伴玩耍嬉闹的机会。
结果,这些被剥夺了玩耍机会的小猴子成年后,在性格、行为习惯上,显得比其他猴子更加孤僻、木讷,有时还会表现得敏感、易怒、暴躁。
这个著名的试验,给了教育家们极大的启发:
玩耍对于孩子来说,可能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这个意义,不仅仅是在于游戏有助于孩子的性格塑造,更在于它有助于孩子智力与体力的良好发展。
可以说,“会玩”是孩子最需要具备的能力。
01
龙应台说,“玩,可以说是天地之间学问的根本。”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但许多家长会把“乖”作为评价一个孩子好坏的标准。
所谓的“乖”就是,听话,不反抗,安静。
但太乖,不会玩,其实是一种缺点。
玩,是孩子用眼睛与双手发现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
四川有一个八岁的男孩子,他最大的兴趣就是玩泥巴。
在别的小孩都热衷于放学之后看动画、打游戏的时候,他始终痴迷于玩泥巴,总是溜到自家后山的一片空地上玩泥巴,每次回家都是全身脏兮兮。
可想而知他的父母会多么的生气。如此“不务正业”的爱好,还经常满身是泥,简直就是玩物丧志。
直到有一次,父母悄悄地跟着他来到了后山,看到孩子用泥巴造出的东西后都傻眼了。
这哪里还是泥巴?这简直就是精致的建筑模型啊!
这些“房子”不仅细节逼真,每个都具有设计感,还错落有致地分布在一条“河”的周围,最前方还修建了一个迷你城墙。
实在难以想象,这会是一个八岁男孩用泥巴创作出来的艺术品。
他在平时的生活中观察到房屋建筑的线条与结构,并在玩泥巴的游戏中掌握到水与土的配比可以控制泥巴的软硬度。
稍加留心,稍加用心,就能成就一个孩子的创造力。
会玩的孩子,都是生活的主人翁。
家长在批评孩子贪玩时忘记了很重要的一点:在玩耍中培养起来的兴趣与爱好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中曾写道:
“上一百堂美学的课,不如让孩子自己在大自然里行走一天;教一百个钟点的建筑设计,不如让学生去触摸几个古老的城市;讲一百次文学写作的技巧,不如让写作者在市场里头弄脏自己的裤脚。”
02
2007年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幼儿时期玩得比较足够的孩子,到了5岁之后他们的智力要比对照组的孩子高出许多,在问题解决能力上表现更加优秀。
而现在的家长,最大的恐惧就是担心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争先恐后地对孩子灌输应试教育理念。
这些家长将成年人的现实和责任重担加在孩子身上,将孩子玩耍的宝贵时间剥夺,从而也剥夺了孩子的创造力与幻想。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纽约有一个很潮的牙医,名字叫爱德华。
他开办的牙科诊所是全美国最早使用数码拍片的,也是最早使用电脑、采用电子邮件预约就诊、安装平板电视的诊所,诊所的平板电视还能上网,病人等候时还提供ipod。
1984年儿子马克出生的时候,爱德华做了一个决定,为儿子买一台电脑。
在电影《星球大战》刚刚上映的时候,马克萌生了自己拍电影的念头,爱德华二话不说给儿子买了一台手持摄像机。机器很大,爱德华就扛着机器和儿子一起拍了一部影片。
马克喜欢玩电脑游戏,爱德华就给他买了一台雅达利800,这可是八十年代最奢侈的游戏主机。
马克十岁的时候,对电脑编程有了兴趣,于是爱德华就和他一起学习写程序,甚至请了一位软件专家当家教。
虽然经济条件有限,但只要是孩子有兴趣,爱德华就全力支持,有时比孩子玩得还高兴。
后来马克考上了哈佛大学,在大学期间他创建了社交网络,以此为基础,建立了自己的网络帝国。
这个社交网络帝国就是我们熟悉的Facebook,而这个会玩的孩子,就是马克·扎克伯格。
会玩的人拒绝平庸,拒绝乏味,能敏锐地察觉到时代的动态。
会玩的孩子更有创造力,更愿意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
玩是一件简单的事,但把简单的“玩”变成“好玩”,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了。
懂得玩、会玩的人,在参与玩耍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自主与创新的意义,并且保持对生活的热情,也会将这种热情带入工作与学习中。
这样的人,会有更高质量的生活。
03
2014年,马云在上海市浙江商会第九次会员大会上发表演讲时说道:
“文化是玩出来的,会玩的孩子、能玩的孩子、想玩的孩子一般都很有出息。”
2017年,在贵州“人工智能”高峰对话上马云又说道:
“如果我们继续以前的教学方法,对我们的孩子进行记、背、算这些东西,强迫他们去背,不让孩子去体验,不让他们去学琴棋书画,我可以保证三十年后孩子们找不到工作,因为他们没有办法竞争过机器时代。”
马云的话绝不是危言耸听。
未来,注定是属于会玩的孩子的时代。
去年在网上备受关注的个性女孩曾佳旎,不是学霸却被哈佛、麻省理工学院、芝加哥艺术学院等知名高校抢着要。
在宁波诺丁汉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就读时,曾佳旎就曾斩获了多达9项设计界的国际大奖,其中包括有“设计界奥斯卡”之称的红点设计大奖。
这样一个仿佛开了挂的女孩,实际上从小成绩并不拔尖,一直处于中等水平。
但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曾佳旎有一个令人羡慕的快乐童年。
父母在她小的时候并不强制她去上补习班,周末有空就带她去西湖边玩,每星期至少要去一次。
除了在城市玩,父母还经常带她去周边的城市玩,让她感受不一样的风土人情。
在其他同学都为各种培训班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曾佳旎却在西湖边捉昆虫、兜小鱼,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开心地奔跑、嬉戏。
“现在想起来有些不可思议,我爸爸妈妈从不逼我学习。”
曾佳旎认为自己现在取得的成就与父母的鼓励式教育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小时候学过一学期儿童画和素描班,画的第一张画他们现在还保存着,当作宝贝一样。”
曾佳旎在获得国际大奖的一些设计,都是她基于生活当中的一些小小灵感,动用她在玩耍中获得的想象力,才创造出这些别具一格的设计作品。
所谓的“玩物丧志”,就是因为孩子在小的时候没有好好玩够,玩耍的天性被打压。
当他们能够自己做主时,这种被压抑的天性会被突然释放出来,更容易让自己沉迷在没有质量的玩当中。
而会玩的孩子、玩够了的孩子,无论到了什么样的环境,总能发现好玩有趣的事物,并且会充分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把游戏变得丰富又好玩。
科技与玩具的发展正在不断地影响孩子与世界的互动,在这个时代成长起来的孩子,必定是从科技中学习长大的一代,也势必将创造出与过去完全不同的新世界。
▽
德国哲学家席勒说过:“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
玩耍是孩子接触世界的第一步,也会是他实现自我的重要一步。
千万不要小看一个会玩的孩子,也许他看似不务正业,但他拥有比其他孩子更强的能力。
而且说不定某一天,他就玩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