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推拿的治疗原则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根据整体观、天人观、阴阳五行和脏腑经络气血等理论所制订出来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准则。它贯穿于中医治疗全过程,具有抽象性、纲领性、全局性和指导性。
已经总结出来的传统中医治疗原则有治未病,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和“三因(因时、因地、因人)”治宜等(不知谁总结的这些东西,临床上完全缺乏指导作用。本人通过认真思考中医,认真体味《内经》和考查历代治疗方法,有了新的体会。个人认为下面这些原则才是真正中医的治疗原则。值得铭记)。由于小儿推拿的特殊性,我们还必须遵循如下原则
一、逆势原则
逆势为逆其病理趋势。中医疾病以主诉命名。主诉所代表的主要症状总表现出一定趋势。如呕吐、嗳气、呃逆、口臭可以是胃气上逆,咳嗽、喷嚏、哮喘、汗出可为肺气上逆,耳鸣、目赤、目痛乃肝气上逆,气上冲胸为冲脉或肾气上逆,口舌生疮为心火上逆等。这些症状的表现形式和实质都是上逆。而腹泻、遗尿、尿频、脱肛、气不续接、头昏、昏不知人等则为下陷趋势。所谓逆势原则就是针对症状表现出来的趋势,采用与之相反的方向进行治疗,以尽快平息上逆、升提下陷,打断升之太过(当降不降)或降之不及(当升不升)的病机。因为该治则针对主诉所表现出来的趋势,故能较好的缓解病症,消除病机。这一原则的理论根据是中医的气机升降出入和推拿调节升降的原理。
二、对立原则
对立是针对寒热和虚实。寒热虚实为四种不同状态,它们又俩俩相互联系建立成一对矛盾统一体。寒热相适,阴平阳秘无病。不虚不实,正邪共生也无病。疾病是阴阳、寒热与正邪、虚实之间平衡被打破的状态。对立就是针对疾病表现出来的寒热与虚实不同状态,运用与主诉(症状)完全对立的方法进行调节。发热就清热、怕冷就温阳,缺啥就补啥,余啥就逐啥。这一原理是中医阴阳、虚实理论的具体体现。
三、就近原则
逐邪为推拿之所长。驱邪总有一定路径。驱邪就是赶着邪气走,直到将其逐出体外。由于驱赶的是邪气,邪气走一路害一路。在驱赶过程中,古人最怕邪气不受约束跑到其它地方去,或者隐藏于某处。因此,驱邪要用最短的路径和时间就成为了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这就是就近驱邪。小儿推拿驱邪通过汗、吐、下三法实现。汗法从体表出,吐法从口鼻出,下法从二便出。出口确定了,就根据邪气所在的具体位置有针对性的选择相应方法。如《内经》所言“其在表者汗之可也”、“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等。
四、肃洁原则
肃为整整齐齐,洁指干干净净。小儿生就“脏气清灵”。整齐与干净是健康的标准。肺失肃洁则咳喘,脾胃不肃洁则吐泻,肾不肃洁则淋浊,肝不肃洁气郁痰生,心不肃洁痒疮痛疹。因此,治疗疾病的本质就是要祛邪和整顿,使之肃洁。
有了肃洁原则,对于腹泻、呕吐、咳嗽、喷嚏、流涕和疹子等就需要分析,看它们是不是人体自身肃洁过程。如果是人体自身的肃洁过程,对于这些症状不但不能止,反而要促进排出。只有胃空了才不吐,腹净了才不泻,肺清(肃)了才不咳。这时候,指导治疗的原则就不再是逆势和对立而是通因通用和因势利导等。
五、协调原则
人是由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气血阴阳等构成的统一体。人的任何一种功能,一种姿式和一个动作都不是单一脏器完成的,都是若干脏腑和若干组织共同协作的结果。如“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我们平常呼吸、咀嚼、吞咽、表情和肢体运动能得以正常进行而不会发生诸如岔气(呼吸不协调)、咬舌头(咀嚼不协调)、食物呛入气管(吞咽),以及面瘫、抽动、扭伤等意外,都得益于人体的协调。中医认为人的协调是心和肝胆完成的。“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正焉”“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凡此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也”因此,要重视心和肝胆的调节。在现代医学中,协调是神经内分泌的重要特征。所以,重视大脑,调节大脑在治疗儿科疾病中至关重要。
六、阴平阳秘原则
这是治疗疾病的最高境界和终极目标。是治疗过程中随时需要关注的。阴阳的平衡包括天人之间阴阳的平衡和人体内部自身脏器的阴阳平衡。人体自身脏腑阳阳平衡失调在脏腑辨证中已经得到充分展示,如肝阳上亢、肾阴虚、肺阴虚、脾阳虚、肾阳虚、虚阳浮越等。而天人阴阳关系建立在天人之间共有的年节律、月节律和日节律之上。当这种节律破坏,既可能产生诸如潮热、盗汗、失眠、多梦、头晕等阴虚症状,也可产生畏寒、神疲、夜啼、遗尿、五更泻、夜尿频多等阳虚症状。这时候,除了考虑传统阴虚阳虚外,还应考虑是否是因为天人阴阳关系失调所致,并采取相应的治法进行调治。如“旦助阳、暮益阴”治法等。
作者廖品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