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医看到这个标题就会指责,甚至开骂
因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是《内经》原文。
《内经》还会错?
《内经》还有错?
《内经》的东西这好像是天经地义的。况且,五脏六腑本来就互相联系,密不可分。这句话正好说明了疾病的复杂性和相关性。
为了探讨这一问题。
让我们打开《内经》,仔细咀嚼《素问 咳论》里的每一个字。
《咳论》开篇为“黄帝问曰,肺之令人咳何谓也?”
《内经》本为黄帝与歧伯问答式写成。
黄帝问肺如何产生咳嗽。
说明黄帝所见,所闻,所思,所听全是有关肺令人咳的病例、治验、议论和探讨。
黄帝代表国家,代表民族,代表主流意识。
黄帝这一问提示普天下都认可肺是咳嗽之本源,只是大家不明白肺是如何产生咳嗽的!
正确的答案应该在“肺主气,司呼吸”“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肺属金,肾属水,金水互生”“肺与外界相通”“肺为娇脏,不耐寒温”“肺主治节,朝百脉”“肺为贮痰之器”等中间找。
以此来阐述肺是如何产生咳嗽的(你对这样的论述满意吗?肯定不满意。不要紧!我会在以后进行阐述)
可是歧伯答非所问,为了哗众取宠,冒出了“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这一千古谬论。
为了支持自己的观点。
歧伯曰:
肺咳之状,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
心咳之状,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
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胠下满。
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
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
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
胆咳之状,咳呕胆汁
大肠咳状,咳而遗失
小肠咳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
膀胱咳状,咳而遗溺
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
我的天啦!
这哪里是其它脏腑引起咳嗽?
明明是咳嗽的形式不同,程度不同和咳嗽过度猛烈后所引发的某些现象。
实际上是咳嗽引起呼吸肌,胸膜,胸腔、腹腔、盆腔内压等改变,影响其内体脏器的功能罢了。
它们真不是心、肝、脾、肾、膀胱、胃、胆、大小肠等五脏六腑引起的咳嗽。
而实实在在是肺的咳嗽!
其实,历代很多学者也意识到了。只是囿于《内经》地位和权威,不敢越雷池一步罢了!
听听吧!
“咳嗽不止于肺,亦不离乎肺”
“咳嗽虽多,无非肺病”
现代西医解剖和生理、病理学更显示:肺系是产生咳嗽的唯一系统。
所以,科学的观点是:肺系以外的脏器一般不会咳嗽。如果这些脏器导致咳嗽,肯定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影响肺才产生咳嗽的。这时候,原有疾病的性质和部位肯定发生变化。对策应该是,在治疗原有病变的基础上加上对肺的思考和治疗。有的放矢,针锋相对,才有疗效保障。
作者:
廖品东
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四川省推拿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全国高等中医药教育教材《小儿推拿学》主编
从医近30年,致力于推广和发展小儿推拿事业,多次接受电视台采访,参加小儿推拿专题片的录制,还应邀到新加坡、韩国等地主讲小儿推拿学。他圆润柔和的推拿手法和反复思考总结的推拿处方,不但得到家长认可,而且在业界备受肯定、推崇。